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程暉 吳承坤報道 如何在“十四五”做好鞏固提升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成效,確保高質量地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?貴州省生態移民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,貴州省將立足于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與鄉村振興、新型城鎮化、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銜接,抓好集中安置區產業發展、就業幫扶和社區治理,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實現“穩得住、有就業、逐步能致富”目標。 據悉,去年底,貴州印發了《關于高質量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的意見》。意見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要統一思想認識,深化“五個體系”建設,確保政策不松勁、力量不減弱、工作不斷檔。《意見》根據后續扶持工作重點,提出了從提升就業增收水平、發展壯大縣域經濟、提升社區治理水平、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、加強文化傳承與扶志扶智教育、強化資金投入保障和強化組織保障等七個方面提出了26條措施。如在持續提升搬遷群眾穩定就業質量方面,將充分利用對口幫扶資源、加大勞務輸出組織程度,鞏固外出務工就業;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大力發展扶貧車間,引進民間特色手工藝、小型加工廠、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安置區創建扶貧車間和產業基地,增加本地就業崗位,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和文化程度勞動力的就業需求,促進搬遷群眾就近就業、靈活就業、居家就業;積極支持鼓勵有創業意愿并具備創業條件的搬遷群眾自主創業,帶動就業,促進搬遷群眾可持續發展;落實公益性崗位兜底,千方百計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兜底保障,促進留守勞動力就地就近充分就業和穩定就業;全面鞏固和提升搬遷勞動力家庭一戶一人以上穩定就業質量,確保搬遷群眾“穩得住、有就業,逐步能致富”。
|